首页 >> 课堂案例

潍柴动力:踏实做内控

 

作为一家成功企业,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潍柴动力”)进入哈佛MBA案例。不过,潍柴动力董事张伏生在接受《中国会计报》采访时认为,“潍柴动力的制度建设还没有完全跟上内控建设要求的步伐,但潍柴动力的内部制度与内控指引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妙。”张伏生表示,潍柴动力的内控建设已进入蓄势待发的状态。

  

内控建设的良性发展

张伏生表示,“潍柴动力内控建设的重点是要持续发展下去,使潍柴动力的内部运行形成良性循环。”其实,潍柴动力对其未来的内控建设已经做了细致的规划,首先选取旗下20多家子公司中最适合的一家作为内控建设试点,由点及面,由面及体,最终达到使潍柴动力全面实施内控建设的目的。其次,潍柴动力计划迅速成立领导班子,积极开展更加严格的内控建设工作。

对于内控建设,潍柴动力已经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做了大量积累。在《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出台之前,潍柴动力在内控建设上已经做了积极的努力,但也存在困惑。

今年《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出台后,潍柴动力终于可以改变蓄势待发的状态,“大显身手”了。张伏生表示,秉承上级精神及本身的企业文化,对于这次的内控建设,潍柴动力仍然要做到“务实”和“踏实”。

潍柴动力每年会有两次外部审计,除了要求审计师出具审计意见报告以外,还会非常严格地要求出具管理建议书,根据管理建议书提出的问题制定并改进工作计划,如此一来,公司的管理水平得到了持续的提升和改进。与单纯追求“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公司相比,潍柴动力的务实“可见一斑”。

除了外部评审,潍柴动力还会积极进行内部评审。潍柴动力内部的评审机构会对下属的20多个子公司分别进行内控建设评审,并出具评审意 见。在评审过程中,严格要求,并将评审意见备案。潍柴动力就可以在下一年的内控执行中,力求改善前一年的不足之处。

  

浸透在执行力中的企业文化

从1998年到2010年的12年间,潍柴动力从一家濒临破产的国有企业发展成为国内最大、全球知名的专业发动机制造公司。在成功的背后,潍柴动力有着别样的企业文化:踏踏实实的务实精神和令行禁止的执行力。这样的企业文化完全契合了内控指引实施环境的要求。

而企业内控建设的顺利实施,最需要的还是令行禁止的执行力。没有执行力,内控指引便只是一纸空文。

在潍柴动力发生过这样一件事:装备厂在紧急情况下接到了一个任务:生产一批缸盖。而当时潍柴还没有专用设备,只有几台加工机和十几台老钻床。在潍柴工作的几个国外的设备专家都一致认为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装备厂接受了任务以后,自己设计制作专用工装,借用调集铣床,想尽一切办法,在短短的七天之后,完成了这条临时的生产线并生产出了合格缸盖,同时达到了60台的日产量,把“根本不可能的任务”变成了现实。这样的举动令国外专家目瞪口呆。这就是潍柴动力的执行力。

同时,潍柴动力有着与时俱进的国际化视野,其发展之路与世界行业成长同步、接轨。其在国际化竞争中,已彰显出中国企业的尊严、地位和价值。

 

潍柴制度与内控指引的“异曲同工”

潍柴动力还拥有一个高效率的领导班子,他们拥有在关键时刻警觉风险、控制风险的能力,这曾经为潍柴动力获得了"破茧成蝶"的飞跃。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曾经让一大批世界级企业倒闭。而潍柴动力,却在金融危机期间实现了逆势增长。这时候,潍柴动力充分体现了控制风险的能力。早在2007年12月4日,潍柴动力便召开全体领导干部会议,CEO谭旭光向潍柴动力发出了全球经济衰退即将到来的预警,并对其各子公司的战略走向、成本管理、现金流管理、物流管理等进行了全面“体检”,并临时制订了风险控制策略。在2008年上半年,潍柴动力各企业同步进行了降低成本、控制库存、加强应收账款管理等工作,积累了大量的现金储备,这场金融危机不但没有让潍柴动力“受伤”,还让其在经受了一次“灾难”的洗礼后更加“成熟”了。

 

良好的制度是做好内控的基础。

12年来,潍柴动力的制度体系就在不断修正中完善。张伏生说,潍柴动力之所以取得较大的发展,是因为经过点滴经验积累,最终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成熟的制度。

“潍柴动力的制度建设还没有完全跟上内控建设要求的步伐。其实,潍柴动力的内部制度与内控指引有似乎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两者都是在寻找一个最适合企业发展、降低企业管理风险的平衡点。”张伏生谦虚地说。

国际内部控制协会ICI中国总部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外大街18号金贸中心A座1039室
官方网站:www.neikong.com 联系电话:010-68004176、68004186 传真:010-68004186   E-mail:cert@neik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