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企业素质保障“走出去”健康发展
提高企业素质保障“走出去”健康发展
1998年,中共十五届二中全会提出“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对外投资等蓬勃发展。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国对外投资更是快速发展,从1990年的 8亿美元增加到2010年的590亿美元,年均增长22.04%,高于同期中国对外贸易年均增长速度5.38个百分点。
2009年、2010年中国分别对全球122个、129个国家和地区投资,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额分别达到433亿美元、590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 6.5%、36.3%;2009年、2010年分别完成承包工程营业额777亿美元、92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7.3%、18.7%;2009年完成劳务合作营业额89亿美元,同比增长10.6%,2010年完成劳务合作营业额89亿美元,与上年持平。
中国政府支持企业有序“走出去”
为促进中国企业有序“走出去”,中国实施了一系列政策。
一是建立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制度。中央政府出台和实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制度》,多次征询意见和修改,加强了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制度建设,初步摸清了中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的基本状况等,为进一步对外投资、政府决策等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是规范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中央政府出台和实施《对外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境外加工贸易国别指导目录》、《成立境外中资企业商会(协会)的暂行规定》、《境外投资联合年检暂行办法》等,指导企业对外直接投资。
三是加强对外直接投资的风险管理。政府部门定期发布《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建立了“对外投资合作信息服务系统”。因此,除了对外直接投资的技术性因素外,中国政府实施的一系列政策有利于企业有序“走出去”。
及时正面宣传企业“走出去”形象
中国企业快速“走出去”,引起国际上的强烈反响,一些国家认为中国对外投资是新殖民。事实说明这是一种片面的错误认识。这种认识主要是停留在18世纪、19世纪的观念上,那个时代是全球动荡的时代,西方列强寻求新的霸权和国际地位,因而通过暴力、战争等方式来寻求和掠夺资源。不同于18、19世纪,21世纪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是以和平为主线的时代,提高资源效率、转变发展方式、保护环境和促进人类文明是全人类共同的问题,并不是哪一个国家、哪一个企业的事情。
实际上,正如中国吸收大量外国直接投资,有利于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一样,中国正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加大对外投资,对当地带来一些变化,更多是积极效应,一些国际组织和相当多的学者研究和探讨中国模式,以便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
对于那些歪曲的错误认识,特别是个别国家关于中国对外投资不全面、不合理报道,中国应当及时正面宣传企业“走出去”形象。一方面,应当与当地政府、社区、非政府组织等进行交流和沟通,特别是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状况与变化等。另一方面,组织和举办东道国、母国、投资企业、合作企业、当地社区居民等多方参与的交流对话会、学术研讨会等活动,大力宣传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形象,探讨经济社会发展与当地文化宗教之间的关系等。
“走出去”企业应加强风险管理
在中国对外投资快速增长的背后,也存在许多亟需解决的问题,最突出的是海外投资风险巨大。中国“走出去”企业常常反映,投资的东道国投资环境与当初的推介是大相径庭,也经常遇到一些非政府部门的影响,尤其是东道国的当地社区居民、非政府组织等;中国许多“走出去”企业抱怨,雇佣当地的员工不如中国员工勤奋,劳工组织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影响大等。
因此,对于中国准备或已经“走出去”的企业来讲,首要的是重视和加强风险管理。早在17、18世纪,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兴起和崛起,主要依靠暴力、战争等方式进行海外投资。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20世纪以来,全球经济化和信息等新技术推动人类进步,对外直接投资变得非暴力和较为和平,逐步演变成为跨国公司在全球配置资源,东道国、母国、政府、企业、居民等形成一个利益共赢体。对于中国即将或已经“走出去”的企业而言,国内生产经营的环境与海外经营环境是大不相同的,国内环境中更多的是各级政府部门,较少地考虑当地社区利益,同样也很少考虑当地的市场组织尤其是社会组织(国外称之为非政府组织)的关切和利益。无论从事什么领域的海外投资,跨国公司首要考虑东道国的国家风险、市场风险、经营风向、汇率风险等各种风险,面对投资当地社区居民的询问、环保组织等非政府组织的诉求、当地劳工权益保护、以及社会与宗教文化的呼吁。
为此,即将或已经“走出去”企业应重视和加强风险管理,进一步减少和降低风险。
一是建议中国即将“走出去”企业,可以仔细研读中国政府部门发布的《对外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国别贸易投资环境报告》等政府指导性文件与资料,并且咨询疑惑的或不清晰的内容。
二是深入研究和调研投资东道国对象,特别是对外投资的专业咨询机构、金融机构。例如,中国商务部研究院一些专家从事国别投资风险研究,国家开发银行在一些国家设立了工作组,中国进出口银行管理人员与专家长期具有丰富的国家风险实践。
三是做好海外投资的可行性研究。企业要跟踪中国外交部、商务部、发改委、东道国以及中国驻外机构的相关信息,特别是与中国海外商会交流和沟通,总结中国海外投资成功与失败项目的经验教训,委托有关专业部门进行海外投资某一产业的可行性研究,科学、合理、便捷地决策,最终有的放矢地实施对外投资。
四是充分利用中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区、中国境外经济贸易合作区等,产业链上的大中小企业采用产业集群、企业集群式“走出去”,不仅延长产业链,而且东道国容易接受和欢迎,进一步降低在海外的风险。
“走出去”企业要勤练内功
企业“走出去”成功与否,除了充分重视和加强风险管理外,最关键的是勤练内功。充分掌握东道国的有关情况,明确风险的主要来源和可能性,企业就为“走出去”实施了良好的开端。在国外市场中,中国企业就要面临各种竞争,这个时候就要依赖于企业的真正本领。这些内功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对当地政府政策的正确理解,捕捉市场发展中的机遇;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特别是专业技术与服务水平;企业的研发队伍充分发挥作用,特别是海外经营的各种管理人才;企业的宣传、策划能力,特别是与当地非政府组织、媒体的交流与沟通能力;企业产品在当地产业链中所处环节和地位,产品质量与服务出现缺陷的处理能力,等等。
因此,中国企业不能用习惯于母国内的处理方式和手段来海外经营和投资,除了与当地政府建立合适的沟通外,还需要勤练内功。
一是正确理解东道国当地政府的政策、法规,特别是政府的发展规划,企业制定海外投资、贸易等发展战略,寻求和扑捉各种市场机遇
二是大力开拓适应当地市场和目标市场的产品与服务,合理地配置当地、中国和全球的要素与资源,提高各种要素与资源的效率。
三是及时合理地申请相关技术专利,保护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的知识产权,维护企业的正常利益。
四是尽可能雇佣东道国当地的技术人员、中介机构、咨询机构,产生的溢出效应就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纠纷和摩擦。
五是作为跨国公司的中国企业应坚持互利共赢的原则,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承担力所能及的社会责任,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延长产业链和生产环节。
当前,中国企业“走出去”正处于一个关键时刻,需要企业重视和加强风险管理和勤练内功,才能保障“走出去”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编辑 吴小夫
文章来源:中国经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