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经济崛起 奠定兴皖富民基础
加快经济崛起 奠定兴皖富民基础
“十二五”时期安徽经济仍然处在 “黄金发展期”,是安徽经济加快崛起的历史性机遇。把握机遇,加快经济崛起,提高发展质量,为实现兴皖富民奠定更加丰厚的基础,是这一时期安徽经济发展的要务。简要地说,经济活动即是财富的创造与财富的分配过程,从这个视角考量,“十二五”时期安徽经济的着力点,一是做大经济总量,增加可供分配的财富“分子”;二是合理调整收入分配,理顺“分母”关系,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进入“十二五”时期,应该说安徽经济已经拥有了良好的起点,但是在全国省区比较中经济总量居中、人均水平居后的欠发达省情还没有根本改变,发展依然是解决中长期所有问题的关键。因此,加快崛起、做大总量仍然是安徽的现实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十二五”的主线,为贯彻这一主线,安徽经济发展的战略部署从三个方面展开:其一,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承接产业转移,深入参与长三角区域分工协作体系,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支撑,提升安徽产业层级,做大经济总量;其二,推进技术创新,构建“国家技术创新试点省”所要求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在产业发展中特别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上争取突破,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第一驱动力的功用,在此基础上有效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其三,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以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为支撑,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尤其是大力推进和支持皖北地区经济崛起,促使皖北地区夯实基础、以点带面、重点突破,由此再造全省区域经济新格局。这三个方面构成了“十二五”时期安徽经济的战略重点,也是实现加快经济崛起的具体路径。按照这一战略部署,实施好各项具体举措,安徽经济总量即地区GDP可望在“十二五”期末实现比“十一五”期末翻一番,也就是说可供分配的财富将比“十一五”期末增长一倍。就当前来看,我们要关注和应对“后金融危机时代”存在的不确定因素的挑战,把握宏观政策环境的新变化和产业调整升级的新趋势,切实支持企业等市场主体应变发展和自主创新,使全省经济在“十二五”开局之年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做大经济总量、创造更多财富本身并不是经济发展的目的,财富只有被合理地分配、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才能实现其使用价值。我们注意到,在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独立成章,这在五年计划及规划中尚属首次,纲要同时提出了“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每年增长7%以上”的预期指标,增幅高于“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5%。在这个规划纲要中特别提出要 “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两个“同步”的实现,将使发展的成果更好地惠及全体人民。安徽省“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力争到2015年城乡居民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收入分配格局更加合理,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这都表明,财富的合理分配与财富的创造增加同等重要,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是富民的必由路径。根据安徽实际,要实现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目标,“十二五”期间应着重解决以下问题:一是调整农民增收结构。促进农民增收是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中的最大难点,必须从收入结构上加以调整。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效益,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和价格形成机制,健全农业补贴等支持保护制度,增加农民生产经营收入;引导农产品加工业在产区布局,积极发展农村非农产业,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引导农村土地市场化、集约化、资本化运作,增加财产性收入。同时,需要整合培训资源,加大农民培训和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力度,提高农民职业技能和创收能力,增强农民增收的内生动力。二是从宏观层次上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逐步提高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完善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合理增长机制。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保障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和支付,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水平。有效调节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阶层比重,遏制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三是在微观层面上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收入增长机制。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健全企业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高工资性收入;优化创业环境,鼓励全民创业,积极发展高效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增加经营性收入;保护私有财产权,创新居民财产保值增值方式,创造条件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完善土地征占补偿机制,让农民从土地的出让、转让中获得财产性收入。增加财政对各类社保资金投入,增加农业补贴资金规模和范围,扩大转移性收入。
作者:宋宏 孔令刚
来源:《安徽日报》